選前我承諾會到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地聽取各界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意見,因此今天在台中舉辦了首場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座談會,儘管大家還是有些不同的看法,但已經逐漸形成共識。
去年我在元旦時提出「百年樹人」理念,宣布十二年國教將於民國103年上路。為推動「十二年國教」,去年《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》完成修法程序,將教育經費法定下限從21.5%調高至22.5%,每年約可增加200億餘元;此外,政府也備妥計畫,將逐漸提高師資水準,政府已做好相關準備。
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結構包括「免學費」、「非義務教育」及「免試入學的比率於103年達到75%」。各界也關心特色高中、明星高中會否因此消失?及如何真正做到分發入學?我認為,當政府將所有學校的條件改善之後,學校間的差距就會逐漸消失,「如果國中做得到,我不相信高中做不到」。然而,推動「十二年國教」的特色並非一步到位,而是逐漸提高免試入學的比率,從50%、75%,預計於109年達到85%,政府的教育改革將會逐步落實。
國家最大競爭力來自人力,人力就靠教育來達成。例如「世界是平的」作者Thomas Friedman很喜歡台灣,因為台灣努力開發腦力資源。政府會在教育方面盡最大努力,做到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,適性揚才。